快速导航×

补齐农村居民金融素养短板2024-04-14 09:01:49

  金融素养(Financial literacy),是指理解与金融相关的术语和问题的能力。金融素养一般包含金融知识、金融行为、金融态度、金融技能四个方面。2023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全文共十二部分,而“强化金融素养提升和消费者保护”位列其中一部分。可见加强金融教育并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居民的金融素养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上海财经大学2023年主题为“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千村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份,回收入户有效问卷14939份,入村有效问卷1002份。根据问卷结果,我们发现农村居民线上金融平台使用比例低、线上贷款接受度低、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农村居民未听说过线上保险产品、农村地区高利贷与金融诈骗仍高发。农村居民普遍存在金融素养不高的问题,严重制约其获取基本的金融服务,也因为自身金融意识的淡薄与金融知识的欠缺,导致其容易成为不法分子“围猎”的对象。为此,我们提出提升农村居民金融素养的思路与举措。

  构建多元协同的金融教育格局。金融管理部门须将提升金融素养作为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明确工作重点和分工安排,并将金融教育纳入金融消费者权益日、“金惠工程”、金融知识普及月等活动,争取实现农村地区金融宣传教育全覆盖。地方政府应适当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如可以建立普惠金融主题馆、普惠金融主题公园、普惠金融主题课堂等,并借助电竞竞猜官网新的传播媒介,让农村居民主动利用公共资源获取更多的金融知识,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意识和技能。行业协会应依托论坛讲座、网站专栏、风险提示等载体,深入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和风险教育。各类从业机构应切实履行消费者保护和教育的主体责任,持续完善信息披露、合同规范、合格投资者认定等制度,增强金融服务全流程透明度。广大消费者应注重金融素养的自我提升,树立“买者自负、风险自担”的理念,维护个人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和健康。

补齐农村居民金融素养短板

  在数字时代,金融教育创新既有必要,也有可能。运用数字技术,在各种应用场景中促进金融教育精准化、可视化与智能化。结合数字金融服务模式多、覆盖广、频次高等特点,开展数字金融知识和技能需求调研,统筹提升数字用户的金融素养和金融用户的数字素养,在购买产品、理财咨询等“可教育时刻”,针对不同类型客户开展更加精准有效的数字金融教育。同时,注重线上课程与线下活动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培训相结合,探索开发知识网站、计算工具、比价软件、财商在线测试等数字化工具,不断提升金融教育的创新性和适用性。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年群体的普惠金融需求更受关注。针对老年群体,须开展有温度的宣教和专项金融知识普及活动,采取老年群体喜闻乐见的宣传普及方式,提升其金融和数字素养。由于老年群体对于数字金融知识的学习和适应能力较薄弱,可采取村委会海报发放、广播宣传等传统方式重点普及退休金、防范诈骗等相关知识。同时引导老年人学习手机支付、网上购物、在线咨询等互联网知识,推动数字化设施的使用,加强对老年人金融产品购买的引导和监管。

  提升金融素养的同时,也须强化农村地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大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力度,增强农村金融消费者的风险意识和识别违法违规金融活动的能力。规范金融机构业务行为,加强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畅通消费者投诉的处理渠道,营造农村地区良好的金融电竞竞猜官网生态环境。因此,应制定相关法律电竞竞猜官网法规,依法监管农村金融市场,将金融产品信息的充分披露纳入法律条文,保障居民合法权益。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大力度宣传投融资正规渠道,增强农村居民对数字普惠金融的接受与认可度;同时用活生生的案例来诠释身边的风险事件,帮助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和风险意识。

  (谈儒勇,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研究员、小企业融资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