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金融和实体经济的重要枢纽,供应链金融连接着产业链上下游以千万计的中小微企业,是业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供应链金融在缓解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增强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0月10日,中国经济信息社举办中经智库每月谈研讨会。与会嘉宾围绕“供应链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分享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经验,并针对当前制约供应链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应对之策展开研讨,以期做强做优供应链金融,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信息社党委常委、副总裁李月表示,发展现代产业链供应链对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当前,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已逐渐进入深水区,亟需参与各方合力提升产业链整体金融服务水平、运行效率,降低中小微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成本。
“金融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供应链金融的底层逻辑和模式,使得传统模式下依赖核心企业担保的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得到有效缓解。”中信智库专家、中信银行交易部总经理朱义明表示,在新模式的驱动下,供应链金融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宋华表示,供应链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但目前供应链金融发展仍然存在受惠对象、产品、主体等方面结构性失调问题。
“目前,大多数金融机构主要围绕应收应付等债权债务展开业务,特别是基于应付的信用流转成为供应链金融的标配产品,但围绕仓单、存货等要素的供应链金融却并未真正激活。”宋华举例说。
在宋华看来,解决供应链金融发展面临的瓶颈,真正让供应链金融发挥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实体经济的作用,强化制度性建设至关重要。他建议,尽快制定可操作且可执行的融资性贸易判定条例,尽快出台对信用流转类业务的规范,尽快完善有关大宗商品存货或仓单质押领域数字基础设施标准和资产管理登记公示体系。
朱义明认为,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成为了发展供应链金融的有力抓手。进一步整合税务、工商等数据,加强供应链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可以大大提升供应链的效率和整体竞争力,构建高质量供应链金融生态圈。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胡俞越表示,在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重构的大背景下,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面临多重挑战。在他看来,以民营经济为代表的平台经济是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促进平台经济的发展壮大,可以助力供应链金融进一步打通产业链、构筑供应链、提升价值链。
“中经智库每月谈”是中国经济信息社为集聚内外脑智慧、服务支撑决策打造的专业化智库研讨平台,创办于2018年,已成为助力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履行智库职能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