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规模爆发性增长,产品形式日趋复杂,理财产品的评比也是花样百出,理财产品的乱象开始凸显。面对眼花缭乱的理财产品,不少市民直呼无从选择。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为8497款,发行规模已经超过8.51万亿元,远远高于去年全年7.05万亿元的发行规模。
不过,今年理财产品的特点与去年相比出现较大的变化。以前不同银行推出的期限相近的同类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相差不大,而现在不同银行的同类产品却出现明显较大的差距。如某银行近日发行的6个月期债券型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达6.2%,而另一家银行近日发行的期限相同的债券型产品,预期年收益率还不到4%。同样的资金投向让人很难理解为何收益差距这么大。
理财产品的资产构成也与以前发生较大的变化。目前,综合类产品越来越多,银行产品说明书上的资金投向动辄包括“债券、票据、回购、信贷资产、贷款收益权、信托产品优先受益权等等”,看了让人眼花缭乱,不知道各种资产投资比例有多大,更不知道产品风险到底有多高。
面对纷繁复杂的理财产品,不少市民表示看不懂,也很难选择。上海银行金融市场部理财专家程冰对市民选择理财产品给出几点建议。他表示,市民选择理财产品首先要避开一些误区,尤其是“莫以收益论英雄”。
尽管市民投资理财对收益很看重,但高收益永远伴随高风险,市民应先认识到自己能承受多大的风险,再去了解不同产品的风险。在你确定风险承受能力之后,再选择属于这一风险级别的理财产品。事实上,现在市场在售的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都属于稳健型产品,但稳健型产品的风险级别也分不同层次,关键是看产品的资金投向。
程冰表示,由于理财产品不能提前赎回,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还要确定自己的资金用途,避免临时需要资金却无法满足。
最后,市民理财也要对收益有个合理预期。理财产品的比较很重要,如稳健型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应与同期限的储蓄、债券或同类产品比较,而不能与高风险产品或股票型基金等比较。
选择产品的理念清楚了,接下来就面临具体操作。程冰表示,具体操作也不难。最简单的就是选择银行保证收益的理财产品,尽管此类产品的安全性不能跟储蓄和凭证式国债相比,但当前的市场背景下,产品合同上约定的保证收益还是可信的。
如果选择浮动收益产品,就要了解产品的基础资产类别。如投资于债券、票据市场的产品风险较低,投资于信贷资产的产品风险相对略高,投资于信托股票优先选择权的风险相对更高。
另外,监管部门对银行理财限制越来越多,理财产品可投资的领域越来越窄,这也对银行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银行在哪些领域的优势明显,就意味着这个银行在这领域的理财产品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