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务院国资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中央企业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防范投资风险,实现投资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发挥好投资对扩大内需、优化供给的关键作用。
对于2024年如何推动国资国企如何推动企业聚焦主责主业、发展实体经济,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布局方向,提振社会发展信心,近日记者从国资委了解到,今年国资委将重点强调五方面内容。
一是坚持以进促稳,推动投资规模和效益平稳提升。深入分析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产业发展趋势,科学编制投资计划,合理安排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聚焦产业链强基补短、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保障,积极布局实施一批强牵引、利长远的重大项目,提升有效投资的科学性和经济性。
二是坚持科技创新,加快布局培育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围绕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坚持长期主义、加大布局力度。坚持投新、投早,通过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等方式,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布局一批潜力大、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和独角兽企业。
三是坚持产业引领,切实发挥战略支撑和带动作用。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积极部署安排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类投资。推动数智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适度超前推进5G、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进一步推动央地深层次、高水平融合发展。发挥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的强引擎、硬支撑作用,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大合作力度,激发带动社会投资积极性。
四是坚持安全支撑,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落实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和中央企业现代产业链建设工作,围绕产业链关键领域和标志性重点产品,推动落地一批强链补链重点项目,加快现代产业链建设工作。做好资源保障和民生服务保障,加大在粮食、能源、战略性矿产方面的投入力度,推动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积极获取海外优质权益资源,加强煤电油气等运输通道网建设,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五是坚持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化解各类投资风险。稳妥处理好“促”和“稳”的关系,持续抓好投资风险防范,严格执行中央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制度。不得脱离主责主业,严控非主业投资规模和方向。不得脱实向虚,加强对房地产、金融等重点领域监管。不得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不得开展超越财务承受能力的投资行为。
据悉,下一步国资委将组织企业科学编制年度投资计划,逐户确定投资规模,加强投资情况月度监测分析,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重点项目面临的各方面困难问题,推动投资进度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以真金白银的投资增长拉动带动经济增长,推动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2023年国务院国资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中央企业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防范投资风险,实现投资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发挥好投资对扩大内需、优化供给的关键作用。
一是投资规模实现平稳增长。中央企业全年完成总投资6.2万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完成5.1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境外投资同比大幅增长15.5%。
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中央企业大力推进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围绕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坚持长期主义、加大布局力度,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完成2.2万亿元,同比增长32.1%,占全部投资比重的35.2%。中国石化总投资205亿元的“西氢东送”纯氢长输管道项目正式启动。中国电子首条12英寸汽车芯片先导线顺利建成通线。
三是重点行业投资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石油石化、电力电网、冶金有色、通信企业等领域完成投资合计3.3万亿元,同比增长9.3%,占全部投资比重的53.2%,为稳投资工作贡献了重要力量。
四是积极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央企业围绕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全年参与辽宁、重庆、海南、安徽、陕西、广西等地方省份主办的12场对接合作活动,签署了一批投资项目协议,持续发挥好投资项目对地方经济实力提升、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改善的支撑作用。
五是有效带动社会投资积极性。依托中央企业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重点围绕机床、轨道交通、低碳冶金等产业领域,组织召开13场专题活动,累计发布产业链供需清单超过1000项,签订合同5000余项、涉及金额超1300亿元,带动产业链各类主体5000余家。
六是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中央企业承担的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有关部委下达的投资项目、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等1000余项重点项目有序推进,2023年完成投资2万亿元,投资计划完成率达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