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产品可以有效地帮助投资者充分参与行业发展,降低个股波动造成的影响。同时,ETF因其费用低廉、交易便捷、投资透明等特征,未来势必在资产配置当中承担重要角色。”中证指数负责人张志明日前做客《资本眼会客厅》时表示。
张志明认为,虽然目前境内指数化产品竞争日益激烈,但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和各项基础设施制度持续完善,境内指数化投资未来发展依旧空间广阔。
而作为沪深证券交易所共同出资成立的专业金融市场指数提供商,中证指数未来也将在持续积极完善指数体系、丰富指数品种,持续提升指数质量,加强基金运作支持服务等方面加强对于机构投资者,尤其是ETF管理人的服务。
近年来,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基金不断发起向更高目标的冲锋。9月4日,股票ETF市场总规模超过1.7万亿元;9月5日,首只规模超千亿的股票ETF产生。
对于最大的沪深300ETF规模突破千亿,张志明认为,一方面是因为整体的指数化投资氛围浓厚,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沪深300估值确实处于较低的位置。
“目前指数化投资已成为机构资产配置、居民财富管理的重要投资方式。从海外经验看,我国指数化投资的大趋势逐渐形成,随着居民财富资产配置中权益资产占比提升、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入市,预计指数化投资发展将步入快车道。”张志明表示。
ETF在指数投资中扮演重要角色。过去5年,我国ETF从产品数量、规模及持有人数都呈现倍速增长,且增幅远高于基金整体和股票增幅。
张志明指出,随着上市公司数量增加,投资者选择个股的难度将加大,而ETF产品可以有效地帮助投资者充分参与行业发展,降低个股波动造成的影响。同时ETF因其费用低廉、交易便捷、投资透明等特征,未来势必在资产配置当中承担重要角色。
整体上看,投资者基于自身的风险偏好,和市场判断,选择了不同定位的指数化产品,从不同类别的ETF产品入手,共同促成了现在的指数化产品规模大幅增长的局面。其中,多只科创板宽基和主题新ETF产品受到市场热捧。
对此,张志明表示,近年来,上交所坚守科创板“硬科技”定位,不断优化投融资服务,着力支持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创企业上市,厚植高质量发展基础。目前,在上交所的指导下,中证指数已初步构建成科创50指数为代表,覆盖宽基、主题、策略等多种类型的科创板指数体系。同时相关指数的发布,也进一步激发了市场对于科创板建设的关注。
据张志明介绍,今年以来科创板指数产品吸引资金能力强劲。目前科创板指数境内外产品规模已超过1500亿元,其中科创50指数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入超过650亿元。作为反映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创业企业发展的核心指数之一,科创50指数受到境外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在美国、英国、日本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交易所相继上市13只产品,是境外产品最多的A股指数之一。科创芯片、科创信息和科创材料以及科创100境内产品数量分别为4只、2只、2只、4只。科创板指数产品类型包括ETF、ETF联接基金、指数增强基金等,为投资者提供多种方式参与科创板指数投资。
就指数自身的特色来看,科创50指数于2020年7月科创板开板一周年之际发布。指数汇聚科创板龙头企业,反映最具市场代表性的一批科创企业的整体表现。今年科创50ETF期权平稳上市,更进一步满足了投资者的风险管理需要。
科创100指数是选取科创50指数之后市值中等且流动性较好的100只证券作为样本。其在成份股市值规模、行业分布方面特征鲜明,指数样本过去一年日均市值中位数为150亿元,市值规模在200亿元以下样本占比73%,与科创50指数样本417亿元的市值中位数形成定位差异。另外,样本公司2022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高于科创板市场平均水平;指数在生物医药领域样本权重占比较为突出,医药、医疗行业合计权重高达27%。
“后续,我们也将进一步挖掘科创板的投资价值与市场优势,从多个角度出发,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更为丰富的投资渠道和投资标的。”张志明称。
虽然目前境内指数化产品竞争日益激烈,但我国公募基金指数产品规模占全市场总市值的比例不到3%,远低于境外发达市场指数产品规模和占比。
在张志明看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和各项基础设施制度持续完善,境内指数化投资未来发展依旧空间广阔。展望未来,境内市场指数化投资创新发展趋势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根据证监会发布的《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将先行纳入养老目标基金,未来进一步扩充产品范围,且产品风格更加聚焦投资风格稳定、投资策略清晰、长期业绩良好、运作合规稳健等特征,这与指数化投资倡导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理念高度契合,或为指数化投资发展带来新机遇。从国外经验来看,指数型基金是美国养老金配置的重要方向,有93.8%的401k计划均将指数基金作为默认投资选项。”张志明如是解释。
“随着A股市场有效性持续提升,未来境内宽基指数产品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增强策略 ETF兼顾了 ETF 产品结构与主动管理投资方式的优势,能够更针对性地满足客户的配置需求。”张志明表示,作为长期资金重要配置工具,核心宽基指数因其流动性好、样本分散程度高、产品生态较为完善等特征,成为现阶段指数增强产品的首选,宽基指数及其指数增强产品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市场相关数据显示,行业/主题投资一直以来深受境内投资者追捧,相关指数产品规模占比近四成,是境内指数化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资管机构产品布局的重点领域。
张志明分析,境内行业/主题指数产品布局较为广泛,受政策驱动明显。围绕落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战略部署,聚焦科技创新、专精特新、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主题指数产品或将获取市场高度关注。
四是Smart Beta投资理念认可度持续提升,多因子策略发展仍然可期。
近些年,境内市场投资者对Smart Beta策略认知度逐步提升,相关Smart Beta指数产品亦有陆续发行,产品聚焦在红利、价值、低波、动量、成长、质量等因子。
张志明认为,展望未来,随着市场有效性持续提升,Smart Beta指数产品布局可尝试以下几个方向:基于现有Smart Beta 因子,构造多因子组合策略,与已有Smart Beta指数产品形成差异化,如红利质量、动量成长、质量价值等;基于境内资本市场发展阶段和运行特征,挖掘具有持续超额收益的创新因子,如一致预期、超预期因子等;基于核心宽基指数,布局特色“宽基+Smart Beta”指数化产品,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投资和分析工具
“目前,我国跨境指数型基金规模占比近10%,相较境外发达市场而言,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随着境内投资者配置境外优质资产便利度提升,相关跨境特色宽基、行业/主题指数型产品或将迎来新发展机遇。”张志明如是表示。
居民日益增长的现金管理需求使得低风险、高流动性固定收益类理财工具持续成为市场焦点。2023年,短融 ETF规模突破200亿元,场内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属性得到市场的认可,有望继续成为境内固定收益指数化产品突破口和规模增长点;2022年,首批政金债 ETF成功发行,为市场机构投资政金债提供了新路径。
张志明认为,随着投资者对固定收益 ETF 的投资习惯逐步养成,固定收益 ETF的投资便利、资金利用率高等产品优势有望进一步挖掘。
而作为沪深证券交易所共同出资成立的专业金融市场指数提供商,据张志明介绍,中证指数未来也将在多方面加强对于机构投资者,尤其是ETF管理人的服务,主要从三个方面提供更多支持。
宽基指数方面,在现有以沪深300指数为代表的“总市值选样的核心宽基指数”系列基础上,探索构建以中证100指数为代表的“聚焦行业均衡的特色宽基指数”系列的指数体系。
主题指数方面,将研究推出聚焦科技创新、专精特新、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的主题指数,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流向国家重点支持领域;研究推出不同属性的央国企指数系列,同时丰富民企指数体系。跨境指数方面,将立足香港市场,持续探索建立全球市场指数系列,为全球资产配置提供中国解决方案。此外,还将丰富债券指数体系,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
指数公司将把握尊重指数基本内涵、借鉴全球最佳实践、体现中国特色和发展阶段“三原则”,夯实基础理论根基,与时俱进优化指数编制基础规则,以更好服务国家战略、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居民财富管理。持续完善新股纳入、市值及流动性门槛、选样方法、加权方式等指数编制基础规则;加强对境内市场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回购行为研究,持续丰富和完善分红、回购指数系列内涵,注重投资者回报;积极研究“价值优选”指数方法,引导上市公司重视市值管理,推动估值水平合理提升。
为支持ETF平稳运作,中证指数公司开展了IOPV委托计算、PCF清单校验等服务,以及指数数据、债券估值等数据类配套服务。未来,指数公司将继续与基金管理人共筑安全生产防线,充分发挥指数公司在数据、技术和经验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加强PCF校验方面的研究,持续提升数据产品质量,为市场ETF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与此同时,指数在联接ESG理念与ESG投资中发挥着重要的纽带和载体作用。中证指数公司是国内绿色指数体系最健全、指数数量与跟踪产品资产规模最大的指数供应商。
张志明介绍,目前,中证指数公司形成了ESG基准、ESG领先、ESG策略、ESG主题和碳中和主题指数系列,发布ESG等可持续发展指数134条,其中股票指数102条,债券指数30条,多资产指数2条。跟踪的基金产品85只,资产规模合计1260亿元。中证指数公司还在ESG指数领域持续创新,推出了国内首条以降低碳排放强度为目标的沪深300碳中和指数,引领气候投融资创新。
“我们期待随着投资者对于可持续投资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指数公司对于ESG领域研究的不断加强,国内ESG领域指数化投资可以呈现新的局面。”张志明表示。(央广资本眼)
张志明认为,虽然目前境内指数化产品竞争日益激烈,但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和各项基础设施制度持续完善,境内指数化投资未来发展依旧空间广阔。